网络妓女日记
我不会虚伪,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像某些人把自己扮得很清高。妓女不需要人的同情。同情就是鄙视,妓女可以说是”女强人“一类型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
虽然我的职业很肮脏,但我却知道如何去尊重人。那些不知道尊重别人的人比妓女更肮脏。
--摘自晓姗的《网络日记》
酒吧和网吧,昼夜交替,成为晓姗轮番消耗虚无的场所。“要找我很容易,不在酒吧就在网吧,要不就在去酒吧和网吧的路上。”
在湘潭,这两个吧相似的地方很多:数量众多,大街小巷林林总总的排着,仅晓姗的学校周边一公里之内有6家网吧,且生意红火;顾客也极其相似,青年学生居多。
去年8月26日晚上,晓姗在网吧上通宵网,无意间进入一个叫“有上通宵的大家聊聊”的帖子。有人发言:这么晚还不睡,是不是在泡妹子?
“我是个妓女,我需要泡女人吗?”晓姗突觉得好笑,几个月来所经历的爱情比有的人几辈子都频繁复杂,晓姗突然有将它们写出来的冲动。
晓姗首先在帖子里编造父母双亡,为了完成学业而不得不到外面接客的凄苦身世,而后将那些在现实生活里发生的事模棱两可地写成“妓女日记”。
原本冷清的帖子顷刻间沸腾起来。争论也一蹴激发。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跟帖抱有的是同情。
“只要是人,就应该有爱,我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不管是妓女还是处女,因为她们都有母性,因为她们创造人类,光凭这一点,就不应该鄙视。”网友蓝蓝说。
也有人指出,“(晓姗)有轻微的心理疾病,真的,相信现在的医学,去看看心理医生吧,我是善意的。”
8月份的帖子一直高悬到11月22日,仍有网友留下自己的QQ号,希望能帮助这个写妓女日记的女孩。
面对这场自己肇事的网络事件,“我只是觉得好笑,一群傻瓜!”晓姗说。
她给记者讲了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叫”花未眠“的威海男孩看到她的身世后,想冲到湘潭来解救她。晓姗觉得这个小男孩很“可爱”,于是加了他的QQ。
“你需要钱吗?”聊天时,花未眠被晓姗编造的凄惨所感动。
晓姗抿嘴笑着打出:“我欠了他们600块钱,现在他们在追杀我。”
“真是太岂有此理了,才欠这么点钱就逼人,你把账号告诉我,我明天就给你打过去。”
晓姗半信半疑地把银行账号发过去,第二天中午一看,果然有600元的汇款。当天下午,晓姗就用这笔钱买了衣服,全身换了套装束。
采访期间,一度陷入缺钱困境的晓姗再次给花无眠发信息,等了几个钟头,黑色头像始终没有跳动。
老同学阿振认为,晓姗的日记以及跟帖折射出了当代年轻人的心态,但形成一面倒的同情却让他觉得难以接受,“譬如,那些‘妓女无非就是职业的性质不同而已。妓女的存在既是满足男人的需要,同时也是其自身的需要。有什么不可以?’的留言,真不知道,虚幻的网络是展示‘真’的平台,还是扼杀‘善’的屠场?”
“其实我并不在乎别人的关心和责骂,我在网上写的文字只是情绪的发泄,心里憋了这么多事不吐不快。”晓姗说,除了编造的身份,她写的绝大多数都是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