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法
不应拘泥细节要看整体倾向
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郦苏元。两位电影研究专家的看法比较一致,那就是在看一部影片时,不应拘泥于某些细节,而要看它的整体倾向。另外,他们还表示,对影片中的现实表现不应戴“有色眼镜”。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表示自己并没有看过《碟中谍3》。但当记者提及影片展现了上海里弄“万国旗”、办证的小广告等细节被人视为有损上海形象时,黄式宪表示,“我们应关注影片整体的文化倾向”。在他看来,如果影片是从西方优越于中国的视角来拍的话,那么影片就有些问题,而如果是猎奇的心态来拍,取一些镜头是正常的。因此,黄式宪建议媒体和观众,“不要孤立地强化影片中的某个细节,不要计较某一个镜头”。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郦苏元也表示,如果影片《碟中谍3》中的细节表现不是不友善和以偏概全的,就没有问题。他反问记者,“难道上海里弄的‘万国旗’不是真的吗?北京不少楼房的阳台上不也有吗?”
两位专家都表示,对待中外影片的心态应该健康一些、平和一些,而不应戴着“有色眼镜”看一些细节和现象。
官方说法
上海国际电影节未确定放映《谍3》
昨天下午,记者专访了上海国际电影节执行副主席、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他告诉记者,“我也是刚刚看到那条新闻”。任仲伦表示,自己并没有看过《谍3》,而组委会其他人员也应没看过。对于此消息来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有关人士”,任仲伦向记者表示:“一般情况而言,我们不会以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名义来发布这种消息。”
当问及《谍3》与上海国际电影节有无关联时,任仲伦表示:“《谍3》不是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参赛影片,不过此前有提议在电影节期间放映该片,但这还没有最终确定。”
记者又求证中影公司有关人士,这位负责人对于出现此种说法很是诧异,他谨慎表示,媒体的报道不能完全相信。他同时透露,目前该片正在送审过程中,电影局方面尚未给出任何消息。
已三次送审本周出结果
《谍3》已经于5月6日在美国上映,记者昨日连线该片在中国的有关送审人士后得知,《谍3》在上周五已经第三次送到电影局接受审查,具体消息将在本周知晓。据悉,通常一部影片只需要一次送审,此次《谍3》的几番审查源于该片的三分之一场景是在中国拍摄的,电影局方面于是颇为慎重。
记者询问该片为何当时未实现全球同步上映,这位知情人士表示,制片方未在3月及时送审,导致了拖延。
链接
《谍3》在美国呈现两极分化
尽管上海在片中出现了40分钟之久,但是美国媒体对于《谍3》的报道并没有提及“上海”,毕竟在影片中,它只是一个背景。
目前《谍3》在美国口碑如何?记者了解到,该片上映首周以4800万美元的周末票房登上北美票房榜冠军位置,但这个成绩却比发行片商派拉蒙电影公司原本预计的票房整整少了1000万美元,比《碟中谍2》的首映票房还低,令发行商和汤姆·克鲁斯都大捏一把冷汗。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