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有越来越多的妇女,将资金从银行账户中抽出,转入股票或股票共同基金。有统计称:近年投资者中,投资于股票和股票共同基金的,男性为74%,但妇女也已上升到71%,在整个证券投资组合中,股票和股票基金所占的比率,男子为47%,妇女为46%,已极为相近。
女性们投资股票的能力,亦足以和男性相抗衡,有时甚或过之。据全美投资者团体协会称:长期所作的统计表明:纯由妇女组成的投资俱乐部,年平均收益达21.3%,纯由男子组成的投资俱乐部,年平均收益率只有15%。该协会的主要负责人肯·詹基认为,这和妇女所承担的家务劳动有关,她们养成了耐性,不易激动。他说:“妇女们极关心公司的基本面。买定某种股票后,即使市值下落,也较不急于脱手。”
在全美证券股票的投资业绩,妇女们的成功事例也在不断增多。有一位名叫亨利·本杰明的财务规划师说,他的客户中,最为成功的,许多都是妇女。他说:“她们难得惊慌失措。对投资的期望值,也较现实,通常并不作类似赛马场上那种赌博性的孤注一掷,总是从长期着眼。”另有人指出:“妇女投资于共同基金时,追求上年度最佳业绩基金的较少。从长期投资观点看,这样做,收益反高。”
时间里的“复利效应”
理财投资,早早益善。投资的时间越长,资金增长的速度便越快。此中有个关键,那便是“复利效应”在时间里的效应。
有人计算:倘若于25岁时,每年能省出2000美元,投资于股市,只需连续投资10年,65岁退休时,账户上便应有439,000美元。但若到了35岁时才开始投资,也是每年2000美元,纵使连续投资30年,到了65岁时,账户上也只有297,000美元。
年轻的姑娘们爱逛商店,无可厚非。时髦服饰年年翻新,赚的钱花个精光,也是常有的事。科罗拉多州有位姑娘,名叫贝拉·黛安娜,24岁,从事文字工作,年薪2万美元。她便是那种大手大脚的姑娘。父母亲一看不好,便花22.50美元,替她买了一张票,让她参加一位财务规划师办的理财讲座。黛安娜参加后,突然悔悟,决心节约钱用来投资。每天上班时,带去从家里准备好的午餐,不再去外面店里吃了。这样,每周可净省下15美元。看电影,买傍晚场次的票,票价只消4美元,不再看7美元的晚场了。虽然时而仍免不了想逛服装商店,却专门淘换季削价商品。最近,只花了99美元,便买到了原价250美元的上衣。
这样精打细算下来,每月便省出了100美元来。这笔钱中,自2001年8月起,有50美元,自她的户头中,届时将自动转入奥本海默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年利5.5%;其余部分,存在互助储金会的存折上,年利3.5%。她打算先存足1500美元,以供不时之需。接着,就准备介入增长型股票的共同基金了。
祝愿黛安娜能坚持到底。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