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238CN魅力女人网 >> 婚恋物语 >> 调侃:婚姻中的买卖市场
调侃:婚姻中的买卖市场
作者:不详 点击: 时间:2005/5/8 9:15:41 来源:魅力女人网 [ ]

  多庸俗!我知道一写下这个标题我就会被人骂,恶骂、狂骂、指着鼻子骂,转过身再被指着脊梁骂—神圣的婚姻,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怎么可以不是买就是卖的?

  没错,如果像菜市场一样用金钱来做交易,这婚姻是够庸俗的,可是,如果交易的是
情感、性格、社会资源,以及金钱,那么这场“买卖”也许会变得有声有色。

  定义:婚姻中的“买卖”市场

  爱情这个市场长久以来一直是水涨船高,古代人善良,也不贪心,他们对于爱情的要求仅仅是“门当户对”——虽然这个门槛逼倒了无数对痴男怨女,成就了无数段风流韵事,但对于现代来说,这个实在是小儿科了。前几年那个流行的傍大款好象更庸俗一些,咱们放下不提。但异曲同工的是钓个钻石王老五,于是钻石王老五理所当然地进入到买方市场,挑相貌挑气质挑性格挑学历,连“8分钟约会”的钻石王老五专场的门票都比平时高,可见这个市场如今被经营的是怎样的有声有色。

  爱了以后就更不要说了,歌里不是都唱了吗?“谁爱的更多,谁就是输家。”谁爱的少,就是谁的买方市场,一切都无所谓,不受伤就是最大的胜利。

  真正的爱情发自内心,这是当然的,除去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对这更多的人来说,起作用的是对方本身的吸引力,美丽的容颜、有趣的谈吐、还有翩翩风度、满腹诗书⋯⋯或者浪漫一点来说,对方的某种特性触动了自己的某根神经,让你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发现了那个人的存在——怎么说都好,好的爱情产生肯定是一件最浪漫的事。

  可是,再浪漫也是含有对等交换的。除了那些不谙世事的小女孩会低头说出“爱你是我自己的事,与你无关”这类让人肉麻的昏话,更多的人会要求爱的回报,比如“我爱你,所以希望你爱我”,比如“爱我就给我”,交易形式既可以是情感回馈,转化成陪她消磨的时间、温柔地对待她、为他花的心思、对他的思念,也可以以物易情,所谓“物”,可以是礼物、是优越的生活条件,还有身体。

  谁说交易只能是拿钱买东西?在爱情这场交易中,爱情是货币,一切爱人们希望得到的,都是货物。

  难点:婚姻中“买卖”市场的不平衡

  到网上用“狗狗”搜一下“买卖婚姻”四个字,全是“买卖婚姻纠纷如何解决”、“阿富汗童婚和买卖婚姻现象严重”、“买卖婚姻吞苦果”一类,可见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些新闻里的买卖婚姻太过实在,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人的真实勾当,不是违法犯罪也是利欲熏心,和咱们说的不一样。

  我们想说的,只是揭开一个事实:在浪漫纯情的感情下面,婚姻中藏着更多的人性和现实因素,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体验过了浪漫滋味之后,不妨早一点认清婚姻的另一个冷酷面孔,也许会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经营婚姻,让婚姻更幸福、更持久。

  如果说爱情处在恋爱时期的交易还只是一种抽象的交易,那么一旦落实到婚姻中,这种交易就变得明朗化了,直接用“买”和“卖”这两个动词也不为过。

  大家不愿提婚姻中的“买卖”关系,事实上它却是无处不在的。婚姻中买方市场的确定基本是以经济作为衡量标准,谁挣的银子多,谁说的话就更接近于真理;谁挣的银子少,就会更温柔体贴一些。

  在这种看似平衡的关系中实际隐藏着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因为两个人的“买卖”关系完全不平等,他们同样可以说是“为家庭做贡献”,事实上,在外打拼那个除了赚更多的钱为家庭做贡献之外,还为自己赚取了名声、社会地位,以及对其他异性的吸引力,而另一个所做的一切,真的只是为家庭,走出这个家庭,他并没有增加其它有利因素,反而因为常年的家务繁琐而丧失原先的吸引力。对一个家庭而言,双方都是重要的,事实上,前者会觉得他更重要,而后者多半也因为自己的经济地位而被动认可这种不均衡,于是,无论在生活方式、时间安排还是观念上,都会以前者为主导,后者为附庸。和菜市场上的公平交易不同,婚姻中的买卖往往是不平衡的。一旦感情出现问题,前者会有更多的选择,无论是维持婚姻还是走出婚姻、走出婚姻后再与其他的人建立家庭,他都能从容地比较然后选择,而后者的决择会艰难许多,因为除了家庭和一份不能给他带来更高社会地位的工作,他拥有的实在有限。

  一段婚姻,如果“买卖”关系越是明晰,便蕴藏着越多的危机。

  实战:

  如果你是买方

  王爽,一家上市公司的中层,生活状态为“很忙碌”,收入自然也是做公务员丈夫的好几倍。结婚初期王爽工作并不是很理想,没想到仅仅是5年的功夫她就奋起直追,而老公的事业却一直停滞不前。于是王爽开始慢慢发生变化,不仅家务不再染手,在家里遇到大事的时候也常常一意孤行,俨然当家做主的感觉。这些王爽认为都是应该的,因为毕竟自己见多识广⋯⋯但王爽也不得不承认,自从她事业小成了以后,夫妻关系却是每日俱下。

  总结:市场严重失衡。卖方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即使买方什么也不做,这种形势对卖方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共同进步是惟一打破这种不平衡的方法。丈夫应该充电了,妻子除了适当地放下心态,更要激励丈夫发展——如果她还爱他的话。

  如果你是卖方

  有位朋友的家庭很典型。丈夫是大公司董事,妻子只是一个出版社普通编辑,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双方地位悬殊。人们会认为丈夫是钻石,妻子是光源,没有光源的钻石自然也值钱,可事实上钻石看起来与玻璃并无两样,而没有钻石的光源仍是光源,仍然可以为别人带来光明。

  聪明的妻子利用工作关系建立起一个小小的家庭沙龙,因为她的用心经营,沙龙的名声日益扩大,不仅为丈夫带来更多的客户关系,还成为城中名流的交际之地。

  总结:这样的婚姻为双方增值,加上坚实的感情后盾,成为巧妙转化买卖关系的典范。

  身兼买卖双方的7个诀窍:

  1. 买方市场的时候多享受一些。

  2. 卖方市场的时候多妥协一些。

  3. 如果他的收入更高,你的人缘就要更好。

  4. 如果他的能力更强,你的外形就要更吸引人。

  5. 你喜欢吃他做的菜,你就适时送上他喜欢的东西做礼物。

  6、 他为家庭付出的金钱多一些,你为家庭付出的心思就多一些。

  7、 互相多表达自己的关心,不计较谁关心谁多一些还是少一些。

  Case1

  主人公:纤彤 女性 婚龄5年 全职太太

  纤彤在23岁那年嫁给李勇,除了想找一份安全温暖的爱情,更多的是为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丈夫是网络公司的老总,而她只是时装公司的普通模特。结婚之前,她的经济条件非常不如意。介绍人把他们拉到一块,李勇顿时被她的美貌吸引住了。就像是等价交换,她用自己骄人的外形和身材换来了幸福。

  结婚之后,李勇把她圈在了家里,不再让她出去工作,只是做些家务。她有着大量的空闲时间,看电视,上网,做美容,找朋友聊天,无所事事。朋友们都说:嫁了个好老公,看,幸福死你了!纤彤也一直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当初嫁给李勇,她真是直奔“幸福”二字来的,有楼有车,有钱有地位。丈夫年轻,事业又一帆风顺,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在外鬼混。这是很多女人朝思暮想的生活。

  结婚三年以后,一直没工作的她想为李勇生个孩子,提出这个要求,她本以为丈夫会欣喜若狂,可没料到李勇满面冰霜,一口否决了她温情脉脉的提议。

  丈夫的理由是:生了孩子,影响你的体形。

  纤彤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她用出众的身材和美貌换来了优越的婚后生活,却发现丈夫也只是爱着她的这一优点。

  纤彤的工作没了,朋友圈也比以往缩小了很多,人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虽然在她的坚持下,给丈夫生了孩子,但丈夫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了,后来甚至发展到了彻夜不归。终于,细心的纤彤发现丈夫有外遇了,第三者也是一个时装公司的模特。

  她知道丈夫当初为什么选择自己了,但是为时已晚。为了孩子,为了自己的生活,她不得不收起往日在丈夫面前的清高和自信,委曲求全⋯⋯

  点评:婚姻“市场”上典型的“买卖”案例,买方支付物质货币,卖方付出青春和美貌,嫁入豪门,换来了优越的生活。但是“买卖”双方最终若没能形成感情基础,这种婚姻的幸福说到底也是短暂的。婚姻生活中,卖方若不能感化买方的心,在青春资本很快就会消逝的情况下,只有尽快培养第二资本,利用买方的物质条件,提高自己的物质实力。底气足了,说话才有份量。这句话用在婚姻生活中同样合适。

Case2

  主人公: 安江 男性 婚龄8年 经理人


  打过工,当过撰稿人,做过杂志编辑,进过文化公司,安江的奋斗历程可谓是坎坷不平。25岁,年纪轻轻的他贷款建立了一家商业网站,成了拥有上百万资产、二十几名员工的老板。然后,他和在大学里教书的何琼结了婚。

  何琼人长得既漂亮,身材也好,学历也高。外人看来,都认为安江其实是看中了何琼的这些外在条件,安江并不否认这点。

  结婚以后,何琼很快怀了孕,为他生了个儿子,两人的婚姻生活一直很幸福。结婚以后,在妻子的帮助下,安江建立了与大学教育紧密关联的招生网,通过妻子与各高校的关系网,网站迅速办得有声有色。

  几年的时间里,妻子的收入并没有增加,容貌渐渐逝去,美丽不再,生产过后也失去了傲人的身材。而安江的事业一直在稳步发展。但两个人的感情依然如故。

  何琼工作较忙,丈夫的闲余时间多,平日里琐碎的家务活便大部分落在了他的身上。安江并没有因为收入或身份地位上与妻子的距离逐渐拉大,以及夫妻双方对家庭付出多少的落差而感到心里不平衡。

  妻子的学识远见,加上他的实干精神,使得他的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可以说,在事业上,安江对妻子是有着一定的依赖的,这不光包括在最初人际关系的扩展上,也包括思维方式和精神支持上,这一点他很明白。

  妻子也需要丈夫给她施展才华的机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与其他每日围着丈夫、孩子团团转,丧失了自我和理想的旧时同学比,有着高学历的何琼自然对现在的生活状态十分满足。

  总之,两个人都有着共同的生活目标,能够把各自的优势条件综合在一起,抱成团,婚姻当然也是幸福的⋯⋯

  点评:在婚姻中,卖方始终以“我”为主,注重从自身挖掘对方真正需要的东西,不对买方产生单方面的依赖,与他保持对等的关系,才是维持一个好婚姻的最好办法。互相依赖、互相扶持,是婚姻稳定的重要因素。不过这种“买卖”不适合于对婚姻充满浪漫想象,喜欢说昏话的清纯女生。

  Case3

  主人公: 袁露 女性 婚龄5年 全职

  太太

  袁露是某著名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毕业的高才生,毕业后在外资企业工作。和时下里受过良好教育的时尚女孩一样,袁露的英语和德语非常好,身材、相貌出众,经常精心打扮在周末参加各类的小资派对或沙龙,以便有更多机会认识优秀的男人。这样的女孩对自己的婚姻当然有非常精明的如意算盘。不过和其他女孩子不一样的是,袁露对国内的男人没什么兴趣。她的最大愿望就是找个外籍丈夫,以便将来去福利制度和生活环境都很优越的欧洲国家生活。对于有如此打算的女性,婚姻当然是一个不错的“跳板”。

  在朋友的介绍下,袁露结识了在中国工作的商人保罗。虽然保罗已经三十六岁,并且有一次离异的经历,但是德国人的严谨个性和优秀的个人条件,以及袁露对外国生活的向往促成了她的跨国婚姻。婚后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有了孩子。袁露坚持和孩子留在德国,而保罗的事业重心在中国,于是,两个人开始了异地分居的生活。袁露知道丈夫作为一个单身男人,在中国时常会和一些女人有着短暂的暧昧关系。但是她同时也明白,保罗是一个理智的成年男人,所以这些对她稳定的生活并不构成威胁。而袁露自己,除了细心的照顾孩子之外,还时常参加一些附近的邻居组织的活动,遇到优秀的男人,也不介意偶尔地有节制地约会。她觉得自己完全得到了当初想要的生活。而保罗需要的,也正是一个像她这样的既漂亮又有学识,而且对他保持着很宽松的环境的妻子。保罗每年有大概三个月的时间在德国,通常一家人会很和谐地相处,节庆的日子拜访一些家人、朋友,举办一些PARTY。他们之间的话题也很平实,更像是朋友。袁露明白,她需要以保罗做一个平台,来满足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保罗需要一个优秀的女人来创建一个安定并且值得他人尊重的家庭。长期的两地生活之所以依旧保持平衡,是因为双方都是聪明人,很了解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于是达成了一种默契⋯⋯

  点评:这是典型的各取所需的婚姻“买卖”,买方需要的是一个理解自己的优秀女人,卖方需要的是优越的生活环境。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太过于赤裸,但是买卖双方事先划分了权利、义务,只要双方不越界,和平相处,也不失为一种平衡的生活美。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类型的婚姻“买卖”,买方和卖方在最初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既要钱又要人、既要物质又要感情的结果,往往是什么都得不到。

出处:中国女性

文章结束

[发表评论] 责任编辑:Lovely

238CN魅力女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 在本网站上发表留言者,文责后果自负。
③ 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lady@238cn.com。
相关文章:
  • 五大原因导致不幸婚姻 [2006/8/27]
  • 5招让你的婚姻不再平庸 [2006/8/27]
  • 扫描婚姻中的超另类族群 [2006/8/21]
  • 保鲜婚姻的一分钟美妙法则 [2006/8/21]
  • 心的距离在婚姻中渐行渐远 [2006/8/19]
  • 保鲜婚姻的一分钟美妙法则 [2006/8/19]
  • AA制婚姻 请别盲目尝试 [2006/8/17]
  • 婚姻不“性”所以不幸? [2006/7/16]
  • 毁掉幸福的婚姻细节 [2006/7/2]
  • 手相 破解婚姻之玄妙1 [2006/6/25]
  • 昵称:
    邮箱:
    内容: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