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238CN魅力女人网 >> 访谈 >> 旅荷艺术家的艺术与人生
旅荷艺术家的艺术与人生
作者:不详 点击: 时间:2005/8/20 15:18:47 来源:不详 [ ]


  他,梁强立,这位年轻有为的荷兰籍华裔艺术家,究竟是如何开辟了异国属于自己的天地并将祖国的灿烂文化发扬光大?又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情结寻访故土,演绎一段寻找自我的艺术人生?带着一份敬佩,携一份期待,我们来到艺术家现在广州番禺的家,开始了一种别样的心灵之旅。

  在热情的梁先生开门揖客的一刹那,笔者就被一股浓郁的艺术气息所感染,这是一个怎样的家?虽说是典型现代式的装修,空间敞亮而简洁,但通室却氤氲着浑厚的古香古色。一件件或专门淘来、或捡来的古式家具和摆设安安静静地点缀着简洁的空间,显得凝练而有深度。再加上井然陈设的艺术家自己的作品,不消说,你尽可以把它当成是一间小型“家庭博物馆”。

  面对这些心爱的古旧陈设,艺术家说:“没出国之前我是不怎么喜欢这些的,等到了国外,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中国人身份,这些东西的美和韵味才慢慢在我眼前呈现出来,令我无法不去喜欢它们。”眼前的梁强立,平和中散发着成熟艺术家的洒脱,淡然中流露出对祖国文化和生活的无限热爱。然而,今天的他亦可谓“香自苦寒”,遥想当年,初涉他乡的艰辛依然历历在目。

 寻梦──奋斗在梵高的故乡

  九十年代初,刚刚跨出大学校门的梁强立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朝气蓬勃,抱负远大。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的他在广州电视台工作一段时间后,为开阔眼界,拓宽发展路径,凭着一腔热情奔赴梵高的故乡──荷兰,希望能在这片弥漫着郁金香甜味的土地上开拓一番事业。然而理想终归只是理想,信念并不能左右需要一切从头开始的残酷现实。为了生存,举目无亲的梁强立选择了寻常中国留学生初到他乡都会考虑的事情──到餐馆打工。

  “大多数荷兰人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挣一份钱,生存并拿来享受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时have a  vacation就很满足了。”这样的文化氛围,对当时靠打工已经可以把生活打理得相对不错的梁强立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可能一不留神,就会放弃自己的艺术理想过休闲的日子去了。当时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毕竟打入荷兰的主流社圈也绝非易事,更何况要坚持的是金钱花费和精力付出都很高的艺术。

  “没有执着肯定是不行的。”梁先生这样形容他当时的心境,正是秉着这份对艺术的理想和执着,他攻克了语言和专业双重关卡,迅速掌握了荷兰的官方语言,并由版画创作转向了工具倚赖相对较少的油画创作,凭借自己优秀的作品被荷兰著名美术家协会Pulchri Studio成功接纳,成为该协会第一个中国艺术家。据说,梵高当年还曾被该协会拒之门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视角和基于中国文化的艺术语汇,令梁强立在荷兰艺术界进一步站稳脚跟。1998年,他更是因为作品风格独特、成绩斐然而受到时任Pulchri Studio名誉顾问的荷兰女王的接见!

  如今的梁先生已经同荷兰多家画廊签订合作协议,每年定期开办个人画展,其作品赢得了世人的充分认可,自己也不用为作品的出路而辛劳。然而,当问及如何成就这一切时,梁先生的语调则是平静而轻松的,仿佛一切都是自然发生,顺理成章,甚至尚“不足为外人道”。也许,正是这种平和的心态和对艺术的执着才成就了世人眼中功成名就的梁强立。

回归──畅怡于祖国的怀抱

  2004年,梁强立回到祖国,协同艺术家黄河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了他14年来在国内的首场雕塑展。“在画画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产生创作雕塑的欲望,然而雕塑需要很大的创作空间,刚好生养我的故土能够给我广阔的空间,并且这里也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梁先生回到祖国进行创作并非偶然,是他对祖国的那份深沉的热爱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切认同才使得他驻扎广州,用雕塑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他认为自己“雕塑的灵感是绘画内容的延伸。”虽然“采用的表现方式和技巧有别,然要表达的理想是相同的。”梁先生说:“以前在中国的时候不觉得怎样喜欢很有中国韵味的东西,到外国反而发现了自己,更加意识到自己中国人的身份,知道自己是谁,更能体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自豪感也就出来了。”

  梁强立承认找到自己是最难的一件事,但他欣慰从雕塑中找到了自己。“世上图像太多,会受到影响,如果不是很渴望并且一直努力下去,便不会找到自己。”在漫长而孤寂的求索中,专注和执着是抵御功利心、攀登艺术颠峰的利器,而这种“虚一而静”、“术业专攻”的传统中国文化精神恰是梁先生艺术生命赖以呼吸的氧气。在内敛和沉静中酝势,再用中国式的语言展现出来,所谓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梁先生就是这样通过向外求索和向内回归的努力,完成了自己的艺术之圆。

观点──基于中西文化之别

  问及在国外的闻见和感受,梁先生亦是感慨颇多。令他感受最强烈的恐怕就是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理念的巨大差异了。他认为,中国人好脸面,西方人则重自在。中国人推崇事业心,渴望制高的成功。然成功的标准却有失简单而局促,要么“学而优”则“仕”,要么“学而优”则“贾”,常常以外在的标准如官职有多大、挣钱有多少来定义成功,而不是着眼于个体本身的生活状态;相比之下,西方人的生活则相对轻松,他们不会花很多时间来羡慕和追求他人的生活,不会过多地向生活去索取,只是认定并用心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作品才是艺术家心灵的最佳诠释

  “事实上,西方人常凭自己的兴趣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纯一的追求反而容易取得成绩。”梁先生说,在西方,很多人“在没有钱的时候就开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假如某人喜欢钓鱼,那他可能会每天花上很多时间来钓鱼,这样的事情要是放在中国,大家会以为他不务正业、玩物丧志。”

  说到这儿,梁先生讲了个笑话,说有一位中国的女性朋友嫁给一个荷兰人,看到整天悠哉游哉的丈夫,不禁问他对将来有些什么打算,本指望对方会为美好的未来作一番筹划,得到的回应却是一脸的茫然。作为中国人的妻子理所当然地认为丈夫胸无大志,然而在丈夫的心里,既然现在的生活已经是有滋有味了,何必要强定那些所谓的人生大计呢?他人耀眼的生活可能并不适合你,不如把握现在拥有的。

  梁先生说,其实不要有什么刻意去创造历史的观念,历史不是主观地创造出来的,每个人只是沧海一粟,惟去用心生活,仅此而已。

满足──不惑之年最大馈赠

  作为艺术家,梁先生认为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可以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自由恰切地抒发自己在某个时刻的所感所想,完全准确地呈现在观者面前,不会被走样。至于能不能得到认可,是不能预料、更难操纵的事情。今天的梁强立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基本上,喜欢什么就去做。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大画家,现在也不认为自己已经功成名就,只是碰巧画画,刚好又喜欢做这件事情。”

艺术伉俪──梁强立夫妇

  在艺术之外,梁先生的生活也是丰富而充满情趣的。夫人廖展虹女士是少年时代共同求艺的朋友,曾留学英伦,就读于曼彻斯特的美术学院。同是艺术家的夫人也已加入Pulchri Studio,最擅长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两人都是旅游爱好者,得闲的时候,带上两个可爱的儿子在世界各地游走,一方面可以游览、放松,一方面又可以经历、体验,积淀创作元素和灵感。除此之外,梁先生还十分喜欢运动,尤其中意荷兰的风帆,那种可以亲近自然、并与之融而为一的感觉令梁先生着迷不已。

廖女士擅长融会多种材料以书的形式来记录生活

  目前,已在住处附近开设了工作室的梁强立对未来的艺术创作和生活充满着希望,“刚刚回国,所有的变化化为很有冲击力的东西激荡着我,形成很强烈的感觉,让我很想将这些东西表达出来。”梁先生表示,自己的档期排得满满当当,个人展览已经排到了2006年!望着梁先生炯然灵动的双眸,我相信,他的艺术之路必将渐行渐远!

文章结束

[发表评论] 责任编辑:小雷

238CN魅力女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 在本网站上发表留言者,文责后果自负。
③ 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lady@238cn.com。
相关文章:
  • 枕边温柔 女人善用的艺术 [2006/6/1]
  • [职场]学学狗的6大工作艺术 [2006/3/1]
  • 李连杰害惨《艺术人生》 疑有"内鬼"外泄节目 [2005/12/24]
  • 香水,一种传情的艺术品 [2005/11/28]
  • 青山绿水中的人体艺术摄影[2] [2005/10/9]
  • 青山绿水中的人体艺术摄影[1] [2005/10/9]
  • 绝对艺术国外精美人体写真欣赏 [2005/10/4]
  • 人体艺术之融入大自然[图] [2005/9/21]
  • 人体模特王丹展现艺术影像[图] [2005/9/7]
  • [专栏]感谢爱丁堡边缘艺术节 [2005/4/27]
  • 昵称:
    邮箱:
    内容:
    查看评论